“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伴隨歡快地音樂,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劉家沖小學的孩子們又迎來了主題隊課。像這樣的主題隊課,在劉家沖小學周周都有,月月更新。來自多民族的孩子們齊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語,說民族習俗,談文化感受,歡聲笑語氤氳校園內外。
宜昌長陽龍舟坪鎮劉家沖小學是一個多民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家庭,學校將民族團結的“種子”種進校園,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種”進師生心中,增強了師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們不同民族的同學匯聚在劉家沖小學,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土家族學生吳夢怡興奮地告訴記者。劉家沖小學的校樹是石榴樹,來自漢族的胡芸禎說,各民族的小朋友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關系緊如石榴籽,民族團結一家親。每天大課間,伴隨著《愛我中華》的音樂聲,同學們活力四射地跳起民族舞、唱起土家敬茶歌,舞步歡快,歌聲高亢,展現著新時代多民族團結奮進的精神面貌。學校教師田貝潔介紹,“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引導學生互相增進了解,讓他們更加團結,也很好地契合了學校的民族團結這一文化主題。”
民族文化在劉家沖小學交融交匯,民族元素空間在這里得以拓展,各民族的小朋友更是收獲到了滿滿的快樂和幸福感。“劉家沖小學認識了許多其他民族的小朋友,我們在一起玩,玩得很開心。”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壯族小朋友鄧義龍,難掩這份快樂和幸福。
鄧義龍小朋友的這種快樂和幸福,源于各民族之間的抱團進步和相互學習。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劉家沖小學的老師們組織同學們編排起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蒙古舞,讓來自蒙古族的同學感受民族大團結的熱情。
劉家沖小學將課堂教學作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積極挖掘課程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課程,民族文化陳列館人人參觀,民族團結歌曲人人傳唱,校園主題文化宛如石榴花開香滿園。“通過開設民族文化相關社團,例如民族體育、民族手工,讓學生來感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劉家沖小學校長李毅向記者介紹。
石榴花開紅艷艷,石榴籽紅抱成團。劉家沖小學注重引導學生相親相愛、互相幫助,畫出民族團結最大同心圓,自覺成為民族團結的踐行者、傳播者和捍衛者。學校校長李毅說,“挖掘石榴精神,以民族團結文化,浸潤學生心靈,為學生打好石榴紅的人生底色。” 是學校強化民族團結教育的初衷之一。
來源︰長陽融媒體中心
|